現在全景接片已經非常簡單,只需拍攝一系列的照片,然后把它們放在Photoshop中,軟件就會幫助大家把照片制作出來。知識在拍攝時,我們依然要注意許多問題,才能保證后期拼接的順利。全景接片和堆棧作為后期技術,可以讓圖片呈現很多不同效果的后期操作,但這兩個技巧同時需要大量前期拍攝的技術支持。換而言之就是前期如果拍不好,到了后期操作就會困難。所以說,即使處在數碼時代我們也不能完全依賴PS,仍然要在前期拍攝上面多下功夫。
前期拍攝最最基礎的技巧就是要保證相機的水平以及無差別的曝光。在拍攝全景照片時,相機必須水平轉動,才能保證后期接縫處的正確連接。所有照片的曝光一定要相同,否則在接片時就會出現亮暗不均的情況。在使用三腳架時,不僅要保證相機的水平,還要保證整個云臺的水平,在轉動相機時,還要讓每張照片有一定重疊,重疊部分一般占1/3即可。對于風光攝影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多是藍天、白云,小橋流水、大漠孤煙,千篇一律的構圖、取景及光影,相信許多人已經從最初的唏噓贊嘆慢慢變得不以為然。知道全景攝影的出現,讓許多風光老鳥們找回了當初拍攝時的美好。
下面一起具體來看看接片拍攝的前期要求
1.選擇理想的拍攝點,首選需要大場景,視野寬闊,前景無障礙物,光線較均勻
2.盡量選擇水平視角拍攝,這樣保證畫面平直
3.接片時,豎幅接片比橫幅接片更利于后期拼接
4.選擇小畸變鏡頭利于接片,后期接片
5.拍攝全景接片,要預先對接片角度和張數進行試拍
6.采用手動曝光,讓所有照片的曝光值保持相同
7.固定白平衡模式,讓照片的色調統一
8.保證每張接片重合部位達到1/3大小
9.使用三腳架進行拍攝,水平移動鏡頭方向
10.備選使用外接設備輔助拍攝,自動全景云臺,手動全景云臺。
完成前期拍攝之后我們就要利用PS的接片工具進行操作。但在此之前,筆者習慣使用佳能原廠的DPP軟件解壓RAW文件,這樣設置統一的情況下,會得到色彩更加準確的原始文件,在后期接片時會更加便于調整。這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水平移動,這樣的照片可以很容易的在PS中使用自動模式進行接片。但當畫面中出現很明顯的線條固定位置標點時,這種簡單的處理很難完成一張高精度的接片,在這里筆者推薦職業攝影師使用接片專用云臺,尤其是電動接片云臺,這樣可以讓照片更為精準的進行前期拍攝,在后期接片時,就相對簡單了,最重要的是可以得到更高質量的映像文件,而且畫面中的細小物體可以拍攝的十分精細。
什么是堆棧?簡單來說堆棧是童工圖層疊加的方式對靜態的照片進行計算處理,最終得到一張合成的照片。用于展現一定時空范圍內的連續變化,拓展被攝主體景深,消除噪點和不需要的內容,同時提升畫面質量。喜歡拍攝長曝的小伙伴都知道,利用長時間曝光可以拍出水幕連續的瀑布、云霧的流動、車燈拖曳的軌跡等畫面效果,然而過長的快門時間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弊端,會遇到在畫面中過亮的局部會曝光過度、噪點產生、畫質下降等問題。對于數碼相機來說,用長達幾小時的慢門拍攝星軌這樣的題材就顯得不太現實。
堆棧在攝影中的應用是對照相器材的擴展,它大大突破了相機硬件使用的局限。堆棧適用于模擬長時間曝光(慢門)效果、疊加星軌、拓展拍攝對象的景深和清晰度范圍、無損降噪、擴展動態范圍等等。
優點:能讓我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捕捉事件(星軌、月軌、移動物體);提高了圖像質量;增加了用光的靈活性。
缺點:輸出大圖的時,星軌可能會出現斷點。
拍攝要點:
1.長時間曝光降噪在圖像堆棧時必須關掉;
2.用電子定時快門線讓相機自己拍攝而不用你手動操控;
3.月光下,將白平衡設置到K,K值為3700K左右,城市場景3000K左右;
4.注意對焦,保證星星是清晰的;
5.使用高感光度ISO1600-3200左右;
6.超廣角鏡頭的景深很大,這樣前景和星星都能清晰
此外,堆棧還能將同一拍攝物體不同焦平面的多張畫面進行合成處理,實現所謂的“全焦段、大景深”的全清晰畫面,這在商品拍攝中非常實用。堆棧的應用比普通的拍攝方法在技術上有更強的拓展性,不但直接提升了照片的品質和藝術性,而且更好地優化了曝光和畫質等一系列問題。堆棧的方法使通過多拍和后期計算實現的,這一方式打破了拍攝時光線、環境、器材的諸多限制,而且獲得的結果也大大優于甚至超過傳統單張畫面的拍攝結果。堆棧非常適合處理延時攝影獲取的圖像素材,也適合處理或作為備選替代長時間曝光(慢門)拍攝的各類題材,如風光中流動的云霞和海水、拉絲的瀑布和雨水、星軌、車流燈軌、廣場游人等等。形象地來說,堆棧是通過后期技術把一段時間內無數個短快門拍攝的照片整合或連接成長時間曝光所要達到的畫面效果,即不同時間點的影像組成時間線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