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知識 》學習尊重攝影作品
我們尊重每一個玩攝影與享受攝影樂趣的生命個體,但卻不能左右別人給你拋來的是磚頭還是寶玉。太在意那些負片的或者不理解你的評價,都會無形中卷入一種無聊的紛爭,這個紛爭無關攝影交流與學習,只是更加損害你所熱愛的攝影熱情。更像是一種人際內耗,消耗的是生命,換來的焦躁和斗爭。
我喜歡看到很多有想法的照片,盡管有時能看出拍攝者技術沒有跟上想法,最后拍出了各種有問題的照片,但都是值得鼓勵和支持。有朋友說負面的評價可以提高攝影作品,我不是那么認同。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好作品很多都是不斷的自我認同和被鼓勵出來的才能走的更遠,而不是打擊和諷刺。我很少評論別人的作品,除非對方主動要求。我們都沒法真的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世界,只能感受。能感受到是緣分,不能感受到,就路過人家房子面前,安靜的走過,欣賞就是最好的理解與支持。比如你是搞設計的,拍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圖形,看不懂的人就會諷刺你,貶低你甚至人格侮辱,你難道還要一個一個給他們解釋這是什么意思?
說實話,目前國內的攝影愛好者的素質參差不齊,雖說眾生人格平等,但你并不知道網絡那邊是個怎樣的人,是否帶有惡意或者其他不好的負面情緒。你分享一個照片出去,看到的觀眾可能有素質修養彬彬有禮的人,但也可能有戾氣很重,就喜歡在網絡上拍磚找點自信的游民。不管他對你說了什么評價,又真的何必在意?再或者你學美術的,整了點別樣的色彩組合,肯定又會有人說你這個不對,那個不行。 總活在被人的評價里,漸漸失去的是走向一個完整的自己。我七八年前在搜狐網站寫博客一年訪問過百萬,三百篇文章,四萬條評論,如果那時我過分在意,就會陷入每天的口水,爭吵之中,大概我現在會在精神病研究中心寫這個分享。
曾經有個人評價我獲獎一張的照片,說的體無完膚。最后我告訴他,這張曾經是在尼康全國比賽中獲獎,且讀了當時評委給我獲獎評語時,他又百般的找一些可圈可點的內容。其實我告訴你取悅網絡上觀眾獲得一片贊的方式就是說一些大白話,告訴很多人怎么一步步操控相機,可以拍出大片就可以。或者整一堆長曝流云看著歧視很博大的片子,肯定會一致叫好。但都這樣了,又泛濫了,就和現在,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開始審美疲勞。所以,你看這些真的無關攝影,無論負面評價還是正面的,大家都是不那么自信,活得一點認同感的方式。
我每次發一些園林或者中國元素的作品,總會有評論覺得好,也會有一些負面的認為這個很糟糕,給我很爛的評價。其實這才是正常的現象,有人覺得好是喜歡傳統文化,覺得有共鳴。有人覺得不好,要么是我真的拍的不夠好,也可能是對方這個領域很陌生。 所以我認為不要總想沒有爭議,有爭議的才是說明合理。當別人給你負面評價時,能做的就是看看別人說的是不是真的有道理,有道理改進,如果只是情緒發泄,就可以置之不理。 我聽一年長在國企做領導崗位的朋友給我說:有爭議的干部才是好干部,我不解,問他為什么?我很少參與一些QQ群之類的發片,探討,也一直不開QQ群做分享課的原因,就是你沒法控制參加交流人的素質和修養,很大的可能性會把交流邊做一個紛爭的圈子,無比復雜,這是中國人的上千年的小農社會的國民性,真的無法改變這樣的大環境,能改變的是時間。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善意的,但實際情況是總有一些人是你不可控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安靜的關好門,做自己。 偶爾探出頭,看看,在適合的圈子做適合的交流,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繼續做自己,不被打攪和干擾。
他說:一個人永遠都是偉大光榮正確的,說明是一個很會圓滑出世做人的人,迎合所有人,其實是有問題的。 只有一個人,有喜歡他的,有不喜歡他的,說明才是他正常的做自己。還要理解,創新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人是群體安全感動物,無論是在攝影圈還是其他,大部分人的心里都是找到歸屬感,當發現你拍的照片和大部人不同時,要么質疑你,要么質疑自己。所以,負面評價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你的片子真的有問題;二是一些人為了掩飾自己不安。無論哪個,都不要在意,思考一下然后低頭向前走,不回應永遠都是最好的選擇。很多網絡編輯總給我抱怨,不管他們怎么努力,得到的都是謾罵,指責。 我真的覺得不要在意,還有很多廣大善意的讀者在默默的看著,支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