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知識 》電視劇在窗口期如何發展
對于自制內容而言,剛剛過去的2016年被業界視為急速發展的“黃金時代”,而2017年無疑是其上升期的續曲。自制內容的火熱態勢一方面源于視頻網站日漸鞏固的江湖地位和逐步加強的創新實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市場對更多現象級自制節目、自制劇的熱切期待。新一年中,多檔自制節目將融入直播形態,優酷土豆集中推出了四檔直播真人秀《空房間》《勝利的游戲》《掌上男友》《潛行者計劃》,愛奇藝的偶像養成類真人秀《超級人氣王》、芒果TV的《全球雀神爭霸》也將融入直播元素。來自韓國、日本的節目模式仍將是自制創新的重要母本,騰訊視頻的綜藝脫口秀《大腦性感的男人》、明星真人秀《ROOMMATE》、芒果TV美食真人秀《我要開動了》均取自于韓國節目模式,而樂視視頻的綜藝節目《絕對不許笑》則來源于日本。在聚焦90后群體的喜好方面,愛奇藝的《奇葩說》第四季將迎來何炅、羅振宇加盟;騰訊視頻的偶像養成類真人秀《未來之子》將融入“二次元”內容,人類偶像將與虛擬偶像展開跨次元博弈。
自制劇方面,強勢IP內容將繼續引領風潮。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將分別推出《鬼吹燈》系列網劇,《獨步天下》《鎮魂街》《路從今夜白》《良言寫意》等熱門IP改編而來的新劇均將陸續推出。在直播平臺方面,2016年是其爆發式增長的一年。目前的直播市場中有超150個APP應用,網紅主播、社交互動、打賞模式則依然是其最為核心的競爭力。但在內容布局上,部分直播平臺已開始從UGC向PGC、PUGC轉向,希望能夠提升直播內容的質量和內容輸出的穩定性。2016年9月,斗魚直播已經嘗試和米未傳媒合作,推出首檔直播綜藝節目《飯局的誘惑》;10月,斗魚直播與東方衛視合作推出首檔臺網合作直播類真人秀《2049明珠號》;12月,電競游戲直播平臺熊貓TV則與燦星制作、東方衛視聯合推出了娛樂脫口秀《小蔥秀》。內容質量的提升只是直播平臺競爭升級的開始,在不久的將來,直播視頻平臺勢必將迎來一場大浪淘沙的洗牌。
廣告主對于營銷的需求已經不再是單一媒體所能滿足的了,面對這一市場需求,湖南衛視在2017年以“電視端+網絡端+移動端+線下端+臺外端”的全媒體“芒果超市”全新整合為廣告主提供一站式品牌營銷訴求的解決方式。例如在臺網聯動層面,打通湖南衛視和芒果TV等芒果系及外部資源,玩轉互動營銷,通過手機APP將客戶進行引流或實現直接購買,拓寬用戶的增值渠道。
視頻網站大力發展自制內容,直播元素、韓日模式、強勢IP將引領競爭;直播平臺“百家爭鳴”如果站在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去觀察和展望視頻媒體的發展情況,那么視頻網站、社交直播、短視頻等新勢力則不得不被視為視聽行業中重要的一環。2017年,視頻網站將憑借自制內容的強勢崛起,繼續在內容層面打造差異化競爭力;而直播形式、二次元、垂直內容的加入,更為網絡平臺增加獨特吸引力;社交直播平臺的混戰或將進入洗牌階段,如何占領這一新視頻內容高地將成為各家平臺思考的重點。
據2016年底各平臺公布的內容資源情況,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搜狐視頻、樂視視頻、芒果TV在內的6家視頻網站,將于2017年推出117檔自制節目、140部自制。黄渲校伦灾乒澞繉⑦_到79檔之多。2016年的電視劇在臺網聯動方面有著積極嘗試,無論是臺網同步播出,還是視頻網站付費先播,電視臺和新媒體兩渠道的合作模式處在不斷豐富的階段。2017年除了一線衛視愈演愈烈的獨播策略外,視頻網站之間的內容爭奪也加入混戰,逐漸形成“一劇一星一網”的大劇標配播出模式!独暇砰T》《青云志》《如果蝸牛有愛情》等都實行了先網后臺,而2017年將會有更多新劇加入這一陣營中,例如跨年播出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擇天記》《極品家丁》等。
IP版權爭奪持續升溫,大IP開發進一步升級,IP開發需多一分冷靜2016年優質的“IP”劇目資源倍受矚目,《誅仙》《幻城》《鬼吹燈》《盜墓筆記》等大的IP紛紛被搬上電視熒屏、視頻網站,亦或是更大的電影屏幕。2017年,“仙俠”“玄幻”題材的風頭有所漸弱,“古裝”“都市”題材的內容逐步走向受眾的目光中心,正如在前文的內容中我們所介紹的,一些頗受觀眾期待的大IP內容依舊能獲得相當多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湖南衛視計劃在2017年推出探秘類真人秀節目《七十二層奇樓》,是身為懸疑探險類知名作家的“南派三叔”,在作品改編影視劇獲得成功后,首次加盟綜藝節目。
良好的平臺+知名IP內容筆者+粉絲保障或許可以摸索出一個全新的電視節目IP發展路徑,使得IP開發進一步升級。然而,在樂觀的同時,也需保持冷靜和理智,IP真的大熱了嗎?在資本遍地的市場上,似乎搶授權、砸明星就能獲得收入與收視的雙重保障。實則不然,版權授權的亂象、預期與現實評價的巨大落差、模仿抄襲的橋段等等問題,都消耗著IP內容的生命期限。隨著更多資本的涌入,好IP少、投資方和制作公司多逐漸成為了現實,比拼投入爭搶好IP的局面比比皆是,這也會導致對IP的盲目開發。
數量上的井噴并掩飾不了內涵的匱乏,IP產業鏈的發展讓許多人渴望追尋成功,但資本的支撐、明星的“沖鋒陷陣”和幾經粉飾的數據優勢,并不是好作品的充分條件。IP的核心是內容和情節的巧妙設計,也正是藉此收獲了眾多的粉絲。在浮躁的社會中,靜心打磨的好作品數量有限,大IP遇冷卻時有發生。IP優質的吸金能力固然可觀,但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俘獲觀眾芳心的原創內容更值得稱贊,對于IP的開發需要多一分冷靜,簡單粗暴的利用得不到長遠的未來,唯有深耕細作才能產出更多深入人心的精神作品。
電視面臨發展變革的十字路口,緊握內容核心、強化適應力、深度融合以完成轉型過去的一年里,媒體生態繼續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變化,網絡視頻媒體逐步將“觸角”延展到內容創作領域,涌現出許多話題性很強的網絡自制節目和劇集。
業內也不斷傳出諸如“2017-2018可能是市縣級電視臺求生的最后窗口期”“2020年是廣電最后的機會”等各種預言和所謂的“窗口期”,電視媒體感受到了強烈的緊迫感。在新的媒介環境下,電視確實面臨發展變革的十字路口,如何走、往哪里走成為了較難把握的問題。2016年12月31日,央視各外語頻道統一更改臺標和呼號,合并成為中國國際電視臺(CGTV)。
CGTV的成立不僅是我國全球報道建設能力、國際傳播能力的體現,更是著力打造移動新媒體平臺,探索媒體深度融合,為央視日后形成綜合性的電視集團又邁出了一步。2017年1月5日,中宣部長劉奇葆出席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工作座談會,強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媒體深度融合在組織結構、人才保障、戰略部署等方面指明了方向。而“中央廚房”的設想不僅是簡單的“1加1大于2”和移動化的策略,過程中的規范與細節決定成敗。
日前,清華大學尹鴻教授在接受采訪中指出:“中國的傳統媒體很大程度上是被自己打敗的,不是被新媒體打敗的。在美國,很多報紙的紙制版已經不出了,但報社沒有倒閉,有渠道做自己的平臺,現在都做得挺不錯的,傳統媒體控制著內容,用內容為王推動媒介融合!彪娨暤奈C源自核心——內容的動搖,反觀現在的網絡視頻媒體,內容創作此起彼伏,大有向電視反向輸出的態勢。內容不占優勢,導致廣告收入減少,觀眾流失、精英人才流失等等一系列的因果反應。
新的環境下,電視媒體仍應以內容這個核心為基礎,積極開發和維護優質內容資源;強化對復雜媒介環境的適應能力,善于做出及時的變化,對媒體發展有系統性的、前瞻性的規劃,不淪為單純的播出平臺,以內容提供商為起點,積極拓展產業鏈和協作、集團思維,找準融合的抓手,均勻發力,全面轉型。我們無法預知所謂的“窗口期”“最后的機會”何時到來,電視行業正在過冬,但無論長短,既然冬天已至春天就不會遠了。
“鯰魚效應”促使傳統電視企業向高端化演進,2017年國家將大力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互聯互通2016年12月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平板電視行業大會上發布了《2016年中國平板電視消費及2017年市場趨勢預測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零售量預計突破4800萬臺,2017年全年平板電視銷量預計達到5300萬臺,同比增長將超過10%。
從Quarkdisplay關于渠道方面的數據看,2016年平板電視線上銷售量將占整體市場的32%,銷售額占比將達25%,而到2017年的平板電視線上銷售額將占據整體市場的30%。盡管中國電視市場保持著較為穩定的增長形勢,但互聯網電視企業進軍電視行業后帶來的“鯰魚效應”,促使中國傳統電視企業紛紛選擇向高端化進發。
尤其在面對2016年下半年上游電視面板價格不斷攀升的現狀,不少曾提出靠補貼賣硬件、靠內容獲盈利的互聯網電視廠商均對電視機價格進行了提升,例如樂視在2016年下半年宣布部分超級電視型號價格上調100-200元,使樂視超級電視迅猛擴展的勢頭戛然而止。而對于傳統電視品牌廠商則效仿互聯網電視的玩法,加大與內容資源的合作,聯合騰訊、優酷土豆、愛奇藝等視頻企業,在內容方面補齊自己的短板,例如海爾先后與優酷土豆、暴風科技達成合作,TCL聯合愛奇藝推出愛奇藝電視,海信與搜狐、易迅合作開發出售網絡機頂盒VIDAA BOX。
可以看出,2017年傳統電視廠商正在從一個硬件提供商,向平臺的角色轉型布局。根據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有線電視行業發展公報》的數據,我國有線電視用戶季度新增200.2萬戶,總量達到25458萬戶,數字化率82.76%,但相比2016年第二季度,有線電視總體用戶規模和高清數字電視用戶的環比增速均出現了較明顯的放緩,體現了持續加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雖然2016年有線電視行業的發展受到一定外界壓力的影響,但在年末相繼發布的兩個重要文件《關于加快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充分表明推進有線電視網整合的重要性!兑庖姟分刑岬降闹笇枷、基本原則、工作目標等大的方向沒有改變,最大的不同在于對推進網絡整合提出來具體實施步驟,并且進一步指出推進方式主要是通過資本和市場的力量完成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的智能化建設任務。
而在《規劃》中,針對有線電視網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推進三網融合基礎設施發展,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互聯互通,加快構建下一代廣播電視網。至此,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互聯互通平臺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蓖ㄟ^國家對有線電視網整合的重點關注,可以預見在2017年廣電會加大力度發展融合,實現互聯互通與資源共享,促進這一領域在技術和業務方面的新突破和新發展。
時移、跨屏、實時等多元化的維度使得收視測量體系進一步豐滿,電視的增量發展需理性應用收視數據隨著渠道的拓展,受眾接觸到內容的機會越來越多,我們進入到一個泛視頻的時代。對于效果的評價也不僅僅局限于針對電視屏幕直播內容的傳統收視率,互聯網電視、OTT、各種盒子的發展讓時移、跨屏等新的測量手段開辟了施展拳腳的空間,而實時收視的呈現也迅速地成為頻道間激烈競爭“排兵布陣”的實用參考。
2016年CSM先后對智能電視實時收視系統更新了全國網、52城市和35城市組,使得實時收視有了更多的預測參考維度。在北京、上海、廣州等15個重點城市也正式開始提供時移收視調查服務,通過對電視點播與回看行為的量化,反映時移收視給電視帶來的增量價值。屏幕載體的量的增長,使得跨屏測量有所發展,CSM與comScore持續發布《熱點節目跨屏收視報告》為業界提供更全面的數據體驗;秒針系統則推出全網節目收視指數,為互聯網節目收視提供參考。
近年來,傳統收視率頗受非議,某種程度上表明收視率這一量化的效果評價對于內容的重要性,但隨著視頻內容的載體越來越多,收視測量的維度也逐步多元化,“通用貨幣”的市場功能在一些新的“面值”上還有待推廣普及,F階段,面對此起彼伏唱衰電視的論調,電視對于自身覆蓋和影響力的傳播溢價有所低估,電視還有更多新的增量,不僅存在于多屏化、移動化的現在,還存在于不斷涌現創新的未來中。為了留住受眾,更應該理性地應用收視數據,力爭搭建科學的多屏評估體系,使得數據精準地服務于內容的創作與節目的流通。
對于自制內容而言,剛剛過去的2016年被業界視為急速發展的“黃金時代”,而2017年無疑是其上升期的續曲。自制內容的火熱態勢一方面源于視頻網站日漸鞏固的江湖地位和逐步加強的創新實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市場對更多現象級自制節目、自制劇的熱切期待。新一年中,多檔自制節目將融入直播形態,優酷土豆集中推出了四檔直播真人秀《空房間》《勝利的游戲》《掌上男友》《潛行者計劃》,愛奇藝的偶像養成類真人秀《超級人氣王》、芒果TV的《全球雀神爭霸》也將融入直播元素。來自韓國、日本的節目模式仍將是自制創新的重要母本,騰訊視頻的綜藝脫口秀《大腦性感的男人》、明星真人秀《ROOMMATE》、芒果TV美食真人秀《我要開動了》均取自于韓國節目模式,而樂視視頻的綜藝節目《絕對不許笑》則來源于日本。在聚焦90后群體的喜好方面,愛奇藝的《奇葩說》第四季將迎來何炅、羅振宇加盟;騰訊視頻的偶像養成類真人秀《未來之子》將融入“二次元”內容,人類偶像將與虛擬偶像展開跨次元博弈。
自制劇方面,強勢IP內容將繼續引領風潮。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將分別推出《鬼吹燈》系列網劇,《獨步天下》《鎮魂街》《路從今夜白》《良言寫意》等熱門IP改編而來的新劇均將陸續推出。在直播平臺方面,2016年是其爆發式增長的一年。目前的直播市場中有超150個APP應用,網紅主播、社交互動、打賞模式則依然是其最為核心的競爭力。但在內容布局上,部分直播平臺已開始從UGC向PGC、PUGC轉向,希望能夠提升直播內容的質量和內容輸出的穩定性。2016年9月,斗魚直播已經嘗試和米未傳媒合作,推出首檔直播綜藝節目《飯局的誘惑》;10月,斗魚直播與東方衛視合作推出首檔臺網合作直播類真人秀《2049明珠號》;12月,電競游戲直播平臺熊貓TV則與燦星制作、東方衛視聯合推出了娛樂脫口秀《小蔥秀》。內容質量的提升只是直播平臺競爭升級的開始,在不久的將來,直播視頻平臺勢必將迎來一場大浪淘沙的洗牌。
廣告主對于營銷的需求已經不再是單一媒體所能滿足的了,面對這一市場需求,湖南衛視在2017年以“電視端+網絡端+移動端+線下端+臺外端”的全媒體“芒果超市”全新整合為廣告主提供一站式品牌營銷訴求的解決方式。例如在臺網聯動層面,打通湖南衛視和芒果TV等芒果系及外部資源,玩轉互動營銷,通過手機APP將客戶進行引流或實現直接購買,拓寬用戶的增值渠道。
視頻網站大力發展自制內容,直播元素、韓日模式、強勢IP將引領競爭;直播平臺“百家爭鳴”如果站在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去觀察和展望視頻媒體的發展情況,那么視頻網站、社交直播、短視頻等新勢力則不得不被視為視聽行業中重要的一環。2017年,視頻網站將憑借自制內容的強勢崛起,繼續在內容層面打造差異化競爭力;而直播形式、二次元、垂直內容的加入,更為網絡平臺增加獨特吸引力;社交直播平臺的混戰或將進入洗牌階段,如何占領這一新視頻內容高地將成為各家平臺思考的重點。
據2016年底各平臺公布的內容資源情況,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搜狐視頻、樂視視頻、芒果TV在內的6家視頻網站,將于2017年推出117檔自制節目、140部自制劇;其中,新自制節目將達到79檔之多。2016年的電視劇在臺網聯動方面有著積極嘗試,無論是臺網同步播出,還是視頻網站付費先播,電視臺和新媒體兩渠道的合作模式處在不斷豐富的階段。2017年除了一線衛視愈演愈烈的獨播策略外,視頻網站之間的內容爭奪也加入混戰,逐漸形成“一劇一星一網”的大劇標配播出模式。《老九門》《青云志》《如果蝸牛有愛情》等都實行了先網后臺,而2017年將會有更多新劇加入這一陣營中,例如跨年播出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擇天記》《極品家丁》等。
IP版權爭奪持續升溫,大IP開發進一步升級,IP開發需多一分冷靜2016年優質的“IP”劇目資源倍受矚目,《誅仙》《幻城》《鬼吹燈》《盜墓筆記》等大的IP紛紛被搬上電視熒屏、視頻網站,亦或是更大的電影屏幕。2017年,“仙俠”“玄幻”題材的風頭有所漸弱,“古裝”“都市”題材的內容逐步走向受眾的目光中心,正如在前文的內容中我們所介紹的,一些頗受觀眾期待的大IP內容依舊能獲得相當多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湖南衛視計劃在2017年推出探秘類真人秀節目《七十二層奇樓》,是身為懸疑探險類知名作家的“南派三叔”,在作品改編影視劇獲得成功后,首次加盟綜藝節目。
良好的平臺+知名IP內容筆者+粉絲保障或許可以摸索出一個全新的電視節目IP發展路徑,使得IP開發進一步升級。然而,在樂觀的同時,也需保持冷靜和理智,IP真的大熱了嗎?在資本遍地的市場上,似乎搶授權、砸明星就能獲得收入與收視的雙重保障。實則不然,版權授權的亂象、預期與現實評價的巨大落差、模仿抄襲的橋段等等問題,都消耗著IP內容的生命期限。隨著更多資本的涌入,好IP少、投資方和制作公司多逐漸成為了現實,比拼投入爭搶好IP的局面比比皆是,這也會導致對IP的盲目開發。
數量上的井噴并掩飾不了內涵的匱乏,IP產業鏈的發展讓許多人渴望追尋成功,但資本的支撐、明星的“沖鋒陷陣”和幾經粉飾的數據優勢,并不是好作品的充分條件。IP的核心是內容和情節的巧妙設計,也正是藉此收獲了眾多的粉絲。在浮躁的社會中,靜心打磨的好作品數量有限,大IP遇冷卻時有發生。IP優質的吸金能力固然可觀,但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俘獲觀眾芳心的原創內容更值得稱贊,對于IP的開發需要多一分冷靜,簡單粗暴的利用得不到長遠的未來,唯有深耕細作才能產出更多深入人心的精神作品。
電視面臨發展變革的十字路口,緊握內容核心、強化適應力、深度融合以完成轉型過去的一年里,媒體生態繼續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變化,網絡視頻媒體逐步將“觸角”延展到內容創作領域,涌現出許多話題性很強的網絡自制節目和劇集。
業內也不斷傳出諸如“2017-2018可能是市縣級電視臺求生的最后窗口期”“2020年是廣電最后的機會”等各種預言和所謂的“窗口期”,電視媒體感受到了強烈的緊迫感。在新的媒介環境下,電視確實面臨發展變革的十字路口,如何走、往哪里走成為了較難把握的問題。2016年12月31日,央視各外語頻道統一更改臺標和呼號,合并成為中國國際電視臺(CGTV)。
CGTV的成立不僅是我國全球報道建設能力、國際傳播能力的體現,更是著力打造移動新媒體平臺,探索媒體深度融合,為央視日后形成綜合性的電視集團又邁出了一步。2017年1月5日,中宣部長劉奇葆出席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工作座談會,強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媒體深度融合在組織結構、人才保障、戰略部署等方面指明了方向。而“中央廚房”的設想不僅是簡單的“1加1大于2”和移動化的策略,過程中的規范與細節決定成敗。
日前,清華大學尹鴻教授在接受采訪中指出:“中國的傳統媒體很大程度上是被自己打敗的,不是被新媒體打敗的。在美國,很多報紙的紙制版已經不出了,但報社沒有倒閉,有渠道做自己的平臺,現在都做得挺不錯的,傳統媒體控制著內容,用內容為王推動媒介融合!彪娨暤奈C源自核心——內容的動搖,反觀現在的網絡視頻媒體,內容創作此起彼伏,大有向電視反向輸出的態勢。內容不占優勢,導致廣告收入減少,觀眾流失、精英人才流失等等一系列的因果反應。
新的環境下,電視媒體仍應以內容這個核心為基礎,積極開發和維護優質內容資源;強化對復雜媒介環境的適應能力,善于做出及時的變化,對媒體發展有系統性的、前瞻性的規劃,不淪為單純的播出平臺,以內容提供商為起點,積極拓展產業鏈和協作、集團思維,找準融合的抓手,均勻發力,全面轉型。我們無法預知所謂的“窗口期”“最后的機會”何時到來,電視行業正在過冬,但無論長短,既然冬天已至春天就不會遠了。
“鯰魚效應”促使傳統電視企業向高端化演進,2017年國家將大力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互聯互通2016年12月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平板電視行業大會上發布了《2016年中國平板電視消費及2017年市場趨勢預測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零售量預計突破4800萬臺,2017年全年平板電視銷量預計達到5300萬臺,同比增長將超過10%。
從Quarkdisplay關于渠道方面的數據看,2016年平板電視線上銷售量將占整體市場的32%,銷售額占比將達25%,而到2017年的平板電視線上銷售額將占據整體市場的30%。盡管中國電視市場保持著較為穩定的增長形勢,但互聯網電視企業進軍電視行業后帶來的“鯰魚效應”,促使中國傳統電視企業紛紛選擇向高端化進發。
尤其在面對2016年下半年上游電視面板價格不斷攀升的現狀,不少曾提出靠補貼賣硬件、靠內容獲盈利的互聯網電視廠商均對電視機價格進行了提升,例如樂視在2016年下半年宣布部分超級電視型號價格上調100-200元,使樂視超級電視迅猛擴展的勢頭戛然而止。而對于傳統電視品牌廠商則效仿互聯網電視的玩法,加大與內容資源的合作,聯合騰訊、優酷土豆、愛奇藝等視頻企業,在內容方面補齊自己的短板,例如海爾先后與優酷土豆、暴風科技達成合作,TCL聯合愛奇藝推出愛奇藝電視,海信與搜狐、易迅合作開發出售網絡機頂盒VIDAA BOX。
可以看出,2017年傳統電視廠商正在從一個硬件提供商,向平臺的角色轉型布局。根據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有線電視行業發展公報》的數據,我國有線電視用戶季度新增200.2萬戶,總量達到25458萬戶,數字化率82.76%,但相比2016年第二季度,有線電視總體用戶規模和高清數字電視用戶的環比增速均出現了較明顯的放緩,體現了持續加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雖然2016年有線電視行業的發展受到一定外界壓力的影響,但在年末相繼發布的兩個重要文件《關于加快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充分表明推進有線電視網整合的重要性!兑庖姟分刑岬降闹笇枷、基本原則、工作目標等大的方向沒有改變,最大的不同在于對推進網絡整合提出來具體實施步驟,并且進一步指出推進方式主要是通過資本和市場的力量完成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的智能化建設任務。
而在《規劃》中,針對有線電視網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推進三網融合基礎設施發展,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互聯互通,加快構建下一代廣播電視網。至此,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互聯互通平臺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蓖ㄟ^國家對有線電視網整合的重點關注,可以預見在2017年廣電會加大力度發展融合,實現互聯互通與資源共享,促進這一領域在技術和業務方面的新突破和新發展。
時移、跨屏、實時等多元化的維度使得收視測量體系進一步豐滿,電視的增量發展需理性應用收視數據隨著渠道的拓展,受眾接觸到內容的機會越來越多,我們進入到一個泛視頻的時代。對于效果的評價也不僅僅局限于針對電視屏幕直播內容的傳統收視率,互聯網電視、OTT、各種盒子的發展讓時移、跨屏等新的測量手段開辟了施展拳腳的空間,而實時收視的呈現也迅速地成為頻道間激烈競爭“排兵布陣”的實用參考。
2016年CSM先后對智能電視實時收視系統更新了全國網、52城市和35城市組,使得實時收視有了更多的預測參考維度。在北京、上海、廣州等15個重點城市也正式開始提供時移收視調查服務,通過對電視點播與回看行為的量化,反映時移收視給電視帶來的增量價值。屏幕載體的量的增長,使得跨屏測量有所發展,CSM與comScore持續發布《熱點節目跨屏收視報告》為業界提供更全面的數據體驗;秒針系統則推出全網節目收視指數,為互聯網節目收視提供參考。
近年來,傳統收視率頗受非議,某種程度上表明收視率這一量化的效果評價對于內容的重要性,但隨著視頻內容的載體越來越多,收視測量的維度也逐步多元化,“通用貨幣”的市場功能在一些新的“面值”上還有待推廣普及,F階段,面對此起彼伏唱衰電視的論調,電視對于自身覆蓋和影響力的傳播溢價有所低估,電視還有更多新的增量,不僅存在于多屏化、移動化的現在,還存在于不斷涌現創新的未來中。為了留住受眾,更應該理性地應用收視數據,力爭搭建科學的多屏評估體系,使得數據精準地服務于內容的創作與節目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