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談過,攝影先寫實,才去藝術,攝影不是繪畫,可以像梵高一樣畫一個藍色的月亮。攝影首先是個技術活,然后再去談藝術。 我們學習的時候,是技術和藝術一起慢慢修煉的,只是在干活時,要清楚,先扎實的拍好技術,再談其它。每張圖片有它可取的地方,也同時存在著缺點,好多時候照得多了,選不出哪一張比較好。可能都不好吧!
既然說上面的白平衡的問題,我們看一個好的作品,同樣是夕陽,你看這張圖的色彩,藍的是藍的,黃的是黃的,青的水,就是青的。 這個朋友拍的是我這幾天看到最好的作品,只是北京的火車站,很平凡看到的一個景色,卻在他這里讓我覺得耳目一新的感覺。他不會說因為是夕陽,就像很多人拍夕陽日出一樣,全照片一片黃一片紅。起碼我個人真的欣賞不來那樣的大紅大黃的一片片的,像印象派的紅黃色塊堆積,整個照片讓人看了三分鐘就基本晚餐可以免了的感覺。
比如你逆光拍人像的時候,如果正常曝光人臉一定是黑的。所以增加曝光補償,讓人臉正常。不過背景可能就死白了。白就白吧,沒辦法。逆光拍人像還可以拍成剪影。正常曝光或者減點曝光補償,讓人死黑,不過人的輪廓要清晰,形成剪影也是很好的。提亮暗部和壓暗亮部都是通過減小反差的手法來實現正常的曝光的。一旦我們成功將反差縮小,也就自然不存在大光比強反差的情況了。提亮暗部主要通過人造光或者利用環境光為主體補光。比如拍攝逆光人像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人補光,提亮主體,這樣就縮小了光比。補光方式很多,比如反光板、閃光燈、持續光源等。
當然這樣說,過了點,開個玩笑。 你喜歡濃郁的色彩也好,他喜歡清淡的色彩也罷,這都不是問題,口味有重有輕都很正常。但起碼還原每個顏色應該本來的色彩,藍是藍,黃是黃,紅是紅,是飽和度的改變,而不是后期把人家藍天改紅天,改黃天,那就慘不忍睹了。雖然很多旅游網喜歡用這樣的東西吸引觀眾眼球,騙錢騙人頭,但也只能一時,嚴謹攝影人還是要嚴謹的攝影才好。
首先得肯定贊同你的想法,你把樹葉這樣拍,已經是很有了想法,想法最難的的,我告訴你,這樣的圖可以去賣給創意圖庫,你再拍好點,肯定可以賣出去的,這樣的圖用來做手機桌面,和其他裝飾畫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創意就是想法。我曾經把外灘自認為拍的很好的圖賣給幾個大的圖片庫,他們都不要。但我拍的小品茶具他們卻很喜歡。 我想告訴你的是,你能有自己的想法,就比模仿復制好的多,要自信,繼續堅持嘗試下去。寧愿再創新有想法的路上繼續摸索,你就是有想法的攝影愛好者。
正確的曝光說來似乎不難理解,但是在實際拍攝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問題。其中遇到大光比強反差的時候無法確定怎么曝光就是最常見的。說到這個問題呢,我首先要先說一個東西,叫寬容度。什么是寬容度呢?就是容納的景物亮度反差的范圍。所以用數碼相機拍照,遇到大光比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很悲劇的。人眼的寬容度很大,膠片就要差一些了,而CMOS 傳感器就更差了。表現出來就是你眼睛看到的畫面中白色的細節,可能拍攝出來的時候就死白一片了,同樣,你眼睛看到的黑色細節,可能拍攝出來就是死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