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世界有很多;西子湖,世界卻是只有一個;保淑塔也只有一個,我是對西湖太熟悉了,如果你突出一些保淑塔,讓不熟悉西湖的人也會覺得這個地方挺像“西湖”。拍西湖的角度有很多,但歸根到底都是在寫意吧,我曾經看到過有人把西湖的風情萬種,拍成了風騷萬種,你不能說他拍的不好,但就是覺得怪怪的,我們印象中的西湖不該如此,她應該是濃妝淡抹總相宜的。如果是風騷萬種,應該去某某城市拍才對,每個地域,每個城市,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本來的氣質與氣場。攝影是寫實,不是改變,而是刻骨。
光線不夠好,這張樹葉本身光線已經有了,但背景選擇的不夠好,你背景再純凈一些,角度選的更好一些,就如一些朋友給你的評論,樹葉再選漂亮點,一個創意小品就誕生了。一大群人在蓮花池拍荷花,少數人堅持到天黑,黃昏時分看到湖邊的美景,從未見到過北京西站也能美成這樣。你看,我說一直說,攝影一半是拍的問題,一半是你一瞬間內心想到了什么問題,只拍不想,只會成為機器人。有了想法,人才會有血有肉的活過來,照片才會活生生的活過來。那我們說好的三秒鐘找問題的,找一下: 背景過量,抓拍來不及調整就通過RAW格式后期把背景曝光降下來,具體降下來多少,自己看著調整比較好。構圖問題,如果后面街道的蜿蜒感更多一些會不會更好? 既然要耍情調,就干脆情調到底啊,情調是什么? 不就是朦朧美的一種感覺嗎?浪漫一些,可以再浪漫一些,一條蜿蜒志遠的街道,一個彩色的電車下來幾個白發時尚老人,但看文字這樣的描述就很浪漫情調了。
一定要多拍多練,每周只要有空就去拍拍,希望各位老師能指點下不足。又見西湖,這畫面對我而言太熟悉。你一張照片放入這么多東西,要表達的那么多東西,卻什么也表達不好,何必這樣貪心呢?保淑塔的位置放的很怪,一個地域文化符號的東西突出一些不是更好嗎? 白平衡其實很重要的,對色彩因素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各位要好好研究才是。白平衡的問題不解決,談色彩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白平衡,白平衡出問題了。別的大問題沒有,至于為什么說白平衡出問題了,很簡單,看皮膚的顏色,像得了大病一樣。之前很多人說尼康黃,尼康黃,其實我個人用了12年尼康下來,最大的感覺不是尼康黃,而是尼康很多相機自動白平衡不如佳能的準確,所以造成錯覺是黃。當然,這個是我個見,不爭論,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參考就好,不要打器材口水仗。
先說一下拍攝閃電的方法,很多人覺得很神奇,高大上,其實很簡單,你找一個三腳架,把你相機放在那,對著晚上一直閃電的方向用B門長曝光,比如,你觀察下,閃電的頻率大概是5分鐘過一次,那么你就在快要閃電前1-2分鐘開始曝光,事先測光估算大概需要多少的曝光時間,才能可能保持均勻的曝光,我自己是這樣的估算的,每次基本差不多。 然后閃電來了,相機就會自動幫你拍下來。所以說,很多攝影技法沒那么神奇,有人手把手教你,三分鐘你就可以學會。一篇要20分鐘看完的教程,手把手教也就五分鐘吧。點評照片都是從我看見的網站最新中選取的,每天有很多影友直接把圖發到微信上,這樣發圖的人省事的很,必然會給別人造成很多麻煩,所以,恕不會點評那樣的東西,你希望交流就拿出誠意來才好,大家因為誠意才能結緣。攝影映照的是天下萬物,體會的是意境與氛圍,專業人文攝影師細草為大家點評拍攝的照片,幫助大家指點迷津,拍出更好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