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以在線電影票務平臺這一細分市場領域切入泛娛樂行業,從“發力狂奔”進入以“厚重慢”的發展方式進行全產業鏈布局的微影時代,或許正面臨著與華特迪士尼相似的境遇。對于在線票務行業,微影時代基本上可說算是“產業布局深”的代名詞,目前完成四輪融資的微影時代,背后有資本大鱷騰訊、萬達、華人控股、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等著名的產業及財務資本。當下,微影時代及微影資本的資本總額近60億,著力投資電影、演出、體育三大領域,共投資了50多家公司和項目,業務矩陣初見雛形。在2016全年85部票房過億影片中,微影時代合作了65部。此外,伴隨著微信海外布局的逐漸深入,微影時代也順勢出海,在國際化業務合作中獲得下一個高速增長的空間。
分析這家公司的運作邏輯,你或許會對“產業布局”有著更深體察。1928年2月,當27歲的華特迪士尼坐在從紐約回好萊塢的火車上,突發奇想創作出一個以老鼠為原型的卡通形象莫提墨(即后來著名的米奇)時,他大概無法想象,在近90年后的今天,迪士尼公司會成為一家涵蓋了娛樂節目制作、主題公園、玩具、圖書、電子游戲和傳媒網絡,旗下擁有皮克斯動畫工作室,驚奇漫畫公司,ESPN體育,美國廣播公司等公司或品牌的大型跨國公司。即使在太平洋彼岸,遠東的上海,它最新落成的一家迪士尼樂園,也正在以它不可思議的吸引力,每天吸引著數萬游客,來體驗不可思議的童話世界。
在泛娛樂化的演出市場,從2015年起,微影時代拓展演出、體育業務,現已進駐到2400多家劇場、體育館和展館,服務超過2000多場現場娛樂項目。是不務正業?還是背后另有圖謀?微影時代的全產業鏈到底有什么不同之處,或許要從在線票務平臺的票補時代說起。據公開資料顯示,微影時代CEO林寧是個重度的社交網絡愛好者。他的興趣點略微復雜,電影、音樂、馬術、舞臺劇演出都有涉獵。他喜歡上B站,并對年輕用戶們最喜歡發的那些彈幕內容知之甚詳。除此之外,他幾乎每天都要強迫性地點開微信朋友圈20次以上。這似乎是一個泛娛樂公司CEO的標準畫像。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林寧做過廣告公司,拍過商業廣告,做過視頻網站,也做過團購。2015年,成立不到兩周年的微影時代已經悄然超越了格瓦拉、淘寶電影(后更名為淘票票)和百度糯米,并悄然追上了這個行業中的老大貓眼電影。但是面對和曾經的百團大戰相似的、各家在線票務平臺瘋狂燒錢做票補,用戶忠誠度極低,5塊錢的折扣就會導致用戶轉移平臺的競爭態勢,林寧輕松不起來。他需要尋找他的解決方案,尋找微影時代的未來。
2015年12月,微影時代宣布合并老牌電影在線票務平臺格瓦拉。這并不讓人意外,在此之前,滴滴和快的、58 和趕集、美團和大眾點評、攜程和去哪兒,同業合并成為互聯網細分行業結束燒錢大戰的重要方式。而微影時代看重格瓦拉的,卻并不僅僅是在線票務市場的占有率增加,而是格瓦拉引以為豪的社區運營能力、與IMAX更近的關聯,以及對熱衷演出、文藝電影等人群等影響力。這也是微影時代對產業鏈的整合典型案例。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周末起床后的你百無聊賴,在朋友圈看到某個電影的廣告信息,決定通過微信入口的娛票兒購買一張電影票,看完電影出來,你看到影院門口在賣電影周邊產品,你隨手買了一個帶回家,或在網上訂購,作為一個充實周末的完美注腳。而你肯定不會意識到,微信朋友圈的廣告代理、微信QQ入口的娛票兒,以及電影本身的劇本、拍攝及宣發,周邊衍生品的IP開發,這整個產業鏈條里,背后都有著微影時代的影子。我個人認為,相比于這一領域其他重磅玩家,微影時代的全產業鏈布局更像是對于未來的一種順勢而為。目前,燒錢培育市場,單純靠增量增長的互聯網上半場已經結束。互聯網即將進入下半場,在線票務行業也不例外。可下半場是什么?應該怎么做?每一個互聯網企業都需要尋找自己的答案。微影時代的答案是,首先做好發行,成為好的發行公司,第二通過內容和票務等手段,幫影院增效。最后就是,成為一家真正擁有IP 的公司。通過流量入口,投資布局,微影時代正在這條路上大步前進——這很有可能是一條更寬,且更具想象力的道路。
一個優質的IP,并不簡單意味著某一項單獨的娛樂產品,它將衍生出一系列電影、影視、演出、游戲、衍生品、甚至體育賽事,而在微影時代和微影資本搭建的泛娛樂生態圈體系內,大IP即可完成從內容制作、營銷發行、票務服務到衍生品開發等一連串的動作。這不僅實現了微影時代、微影資本及其投資的公司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也讓微影時代自身真正成為行業與用戶之間的紐帶,最終帶動泛娛樂生態圈的共同成長與繁榮——正如現在迪士尼帝國所做的那樣。
在目前微影時代以投資形成的矩陣中,已經有多個領域陸續進入投資回報期,微影時代已經在享受其“厚重慢”戰略所帶來的優勢,享受其投資的項目上市帶來的增值和業績的回報,這使得微影時代自身已獲得了某種造血功能,能以另外一種發展思路對抗可能的“票補”大戰,在長線發展中尋求突破。
我想,這也是林寧在票補大戰中,給微影時代深度參與互聯網下半場找到的新玩法和新商機。就在本月初,微影時代完成了對大腦天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戰略投資。大腦天宮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專門從事內容研究和故事開發的公司。其最大的特點是,不僅止步于影視項目的第一環,而是全面參與創意、孵化、劇本、衍生等各個環節。真正實現內容為王,成為影視項目里服務全鏈條的內容伙伴。據公開資料顯示,微影時代認為,投資大腦天宮是進一步加強微影時代在影視產業上游的布局,強化微影時代內容制作核心能力的重要動作。
不光在內容制作領域,目前的微影時代,與普通大眾對它的認知早已相去甚遠。在公眾眼中,有騰訊背景的微影時代與QQ、微信深度合作綁定,占據了優勢的流量入口,并和貓眼電影、淘票票共同占據了電影票在線票務市場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但事實上,微影時代已通過資本連接了上下游產業鏈的諸多資源,并成立了基于移動互聯網娛樂理念的娛躍影業,已形成了從原創內容、開發制作、發行營銷到衍生品售賣的完整產業布局。在內容制作領域,微影時代及微影資本參與投資了君舍文化、十三月影視、大神圈、留白影視、萊可傳媒、暖流、九州夢工廠等十余家公司;在發行營銷領域,投資了微搖、靈思傳奇、貝客文化、新榜、賽點等公司,將移動大數據營銷與娛樂產業相結合,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在娛樂消費場景領域,投資了比高、中環等領先的院線管理公司,以及華強文化、原力動畫、萌愛動漫等動漫產業相關公司。
在電影制作及發行市場,微影時代已經成為重要玩家,2016年,微影時代合作影片130部,覆蓋全年總票房占比73%。其中,聯合出品、發行影片53部,覆蓋票房達128億。在2016全年85部票房過億影片中,微影時代合作了65部。除此之外,伴隨著微信海外布局的逐漸深入,微影時代也順利出海。去年12月,微影在香港注冊成立子公司香港微影銀河有限公司,專注于發展海外電影投資事務,并致力于通過微影強大的營銷渠道幫助海外影片在中國市場取得高票房。2017年,微影時代先后通過微影銀河與派拉蒙合作《極限特工》、《攻殼機動隊》兩部重量級影片,未來還會與好萊塢六大達成更多形式的合作,在國際化業務合作中獲得下一個高速增長的空間。